宠物网  >   其它  >   江豚  >   知识  >   长江江豚有什么超能力?它们在水里生活会遇到危险吗?
2025
04/18
10:37

微信一扫
就有惊喜

宠物小助手微信二维码

投稿&答疑
纠错&侵删

长江江豚有什么超能力?它们在水里生活会遇到危险吗?

天生长相可爱的江豚,是我国长江里独有的小精灵,曾经差一点就要灭绝,幸好2020年开始的十年禁渔计划让它们有了活下去的曙光。

前两个月网友在洞庭湖边遇上的调皮江豚

从今年公布的数据来看,江豚的数量好不容易才恢复到1249头,然而,还来不及让更多人看到它们游到岸边朝人吐水的可爱模样,却先出现了它们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尸体。

长江江豚有什么超能力?它们在水里生活会遇到危险吗?

要知道,江豚不单单是长得可爱,它们还是长江生态链中的顶级猎食者,智力很高还身怀“超能力”,对人类总是很友善,那究竟是什么在伤害这些可爱的小家伙?

有“超能力”的江豚

江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水域里,身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它凭借自己浑圆的脑袋、小小的眼睛,还有天生的治愈系笑容得到了了“微笑天使”的美称。

被喂了小鱼,好开心

长江江豚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了,它们也是目前长江流域唯一的水中哺乳类动物。

它有一个非常神奇的“超能力”,那就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和通讯。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听力范围的声波,一般在20千赫兹以上,方向性、穿透力、反射性都非常强,适合在水中传播。

长江江豚会通过前额微凸的部位发出超声波信号,当这些信号遇到水中的物体时,会产生回声,被江豚的下颌和头部接收。通过分析回声的强度、方向、时间和频率等信息,江豚就能判断出物体的位置、大小、形状、速度和性质等,这就是回声定位。

回声定位对于江豚来说非常重要,因为它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寻找食物、避开障碍、探测敌人和同伴。

其实很多鲸豚类动物都会使用超声波,但它们更倾向于利用超声波导航或者交流。

但江豚受制于较小的生活环境及视力较弱等原因,精确的“雷达”能够帮助它们更好的捕猎、躲避危险,这使得江豚更依赖也更精通这项本领。

人工饲养的江豚

除了回声定位,超声波还可以用来通讯,江豚会发出频率高低不同的超声波信号,表达自己的情绪、意图和需求,它们也会通过超声波来识别彼此的身份和关系,所以,超声波通讯对于维持江豚群体的社会结构和亲密关系非常重要。

你可能觉得,既然江豚有超声波这么厉害的本领,那它们在水里不就像在自家后院散步一样,想去哪里去哪里,还能有什么危险?

野生江豚在水面嬉戏

可惜,事实并非如此。江豚的超声波能力虽然神奇,但也有很多局限和难题。

首先,超声波信号会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,所以江豚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回声定位和通讯。

其次,超声波信号会受到水流、温度、盐度等因素的影响,导致信号失真或偏离方向。

最后也是最大的局限性就是:超声波信号会受到其他声源的干扰,比如船只、工程、捕鱼等人类活动产生的噪音,这些噪音会影响江豚的回声定位和通讯能力,甚至导致它们失去方向感或听力受损。

但总的来说,江豚这一神奇本领也是长江流域内独树一帜的存在,这手“绝活”已经帮助他们从第三纪晚期延续至今。

可就算有如此高超的技艺,它们也要面对来自人类的各种威胁,生存也变得越来越艰难。

在螺旋桨下消亡的精灵

江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2500万年前,它们是从陆生哺乳动物逐渐演化而来的。江豚属于齿鲸亚目,与海豚、鲸鱼有着近亲关系,又分为淡水江豚和海洋江豚两大类,淡水江豚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。

沿海分布的都是海洋江豚

它们曾经数量非常多,常常跟着江面上的渔船游动,还被渔民们起名为“江猪”,但在过去几十年里,人类活动对长江水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,也让江豚快速走向了濒危。

江豚是个对环境极其敏感的生物,如水土流失、围湖造田等地理因素的改变导致了江豚栖息地的快速减少。

而且江豚属于洄游性动物,它们洄游的主要目的是索饵,由于长江水域的拦河坝、船闸、水电站等工程,切断了它们的洄游路线,这使它们无法找到更多的食物。原本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鱼类、虾类、蟹类等美味佳肴,但现在却只能吃一些质量差、数量少的食物。

虽然江豚并不直接依赖迁徙来繁殖,但它平时是小群聚居,繁殖季会通过声音等方式交流联系,不同种群之间进行交配;雌性江豚会找水流平缓、远离人群的地方分娩,这两种习性都需要江豚进行较远距离的迁徙。

人类修建的水利设施让它们的种群分散和孤立,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江豚的基因交流,失去了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。

最后,水体被污染、水质恶化、航运噪声污染等情况也导致了江豚健康问题日益严峻。

长江江豚有什么超能力?它们在水里生活会遇到危险吗?

吃又吃不饱,睡又睡不好,一系列的问题让曾经的长江“土著”无所适从,这些危机直接导致了江豚数量急剧下降,甚至面临灭绝的危机。

据统计,1986年长江江豚的数量约为3000头,1997年降至1300头左右,2006年仅剩约1800头,2012年更是只有1000头左右。

除了这些客观原因,江豚的好奇心也是害死自己的间接原因。

它们作为长江历史以来顶级的掠食者,智力很高的江豚一向对人类很友善,经常会靠近船只或渔网玩耍或寻找食物。

甚至还会和渔民合作,把鱼群赶向渔船,然后自己也能得到充足的食物,这就养成了江豚喜欢在船周围活动的习惯。

人工养殖的江豚很喜欢凑过来观察人类

然而这些美好的场景都被新时代的螺旋桨打破了。

现代船只舍弃了船桨,船只在行驶时依赖螺旋桨的高速旋转推进行驶,这些螺旋桨叶片锋利,高速转动时还会在水里形成小型旋涡,产生吸力,对于水里的动物来说,就是一台可怕的“水下绞肉机”。

而江豚在天性的驱使下愿意陪船觅食或嬉戏,但是这样一台“水下绞肉机”若是碰到江豚,结果必然非死即伤。

而在残酷的生存环境里,受伤的江豚最终也会走向死亡。

你看,这些都是江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。它们虽然有超声波这么神奇的能力,但也无法抵挡人类对它们的伤害和破坏。

它们虽然有微笑天使这么美好的称号,但也无法掩盖它们的悲哀和无奈。它们虽然是长江生态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物种,但也无法阻止它们走向灭绝的命运。

禁渔有效!江豚雄起!

为了保护江豚和其他水生生物,我国从2020年1月1日起,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了为期10年的常年禁渔。

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,从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,这样的壮举让很多珍惜的生灵获得了喘息之机。

除此之外,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这一措施旨在恢复长江流域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,为江豚等珍稀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。

2022年长江考察时拍摄到的江豚群

禁渔初见成效,而长江江豚数量首次回增。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,考察发现,长江江豚数量为1249头,比2017年增长了超过20%,首次实现历史性增长。

同时,其他水生动物如中华鲟、长江白鲟、野生鱼群也有所恢复,这些都表明,保护工作正在取得积极进展。

专业人士在对野生江豚做检查

结尾

江豚是长江的精灵,也是长江的灵魂。它的存在,不仅是长江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长江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象征。它的命运,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。

保护江豚,就是保护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。

只有让江豚在水中重新找回自由和快乐,我们才能让长江恢复生机和活力,只有让长江恢复生机和活力,我们才能让我们自己拥有一个美好和和谐的家园。

点击查看18篇相关推荐

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
如有侵权、错误信息,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!微信/MOB:189 6200 1606

© 2025 宠物网 chongwunet.com

苏ICP备16013988号-3